听新闻
放大镜
档案中的行楷字
2024-04-28 16:51:00  来源:检察日报

  从检之初,我在机关档案室协助整理档案,具体负责编写页码、填写目录、书写卷皮和装订成册。

  整理档案的工作是枯燥而乏味的,每天的工作时间几乎都在抄抄写写中度过。也许是长时间的简单重复性工作有点无聊,我们几个年轻人便开始留意材料底稿的字体。我们发现,在将要归档的文件资料中,拟稿人的字都写得很一般,有的甚至还不如我们几个刚进院的毛头小伙儿,心里不禁有些沾沾自喜。

  这天上班后,我又从管理员那里领取了厚厚一摞材料,开始一天的编页码、写目录工作。中间休息,我随手拿起一叠材料,不经意地翻阅,突然感到眼前一亮:在这一堆文稿中,有一份十来页的工作报告起草稿,竟是用毛笔书写的,就连领导修改、签发也是用毛笔。那书写在拟文稿纸上的行楷字,笔锋流畅、苍劲有力,无拘无束、自成一体,每一个字都仿佛在张扬着书写者的个性。

  也许是第一次看到如此漂亮的毛笔字,我忍不住再次捧起那份文稿,又从头至尾细读一遍。确切地说,是用崇拜的眼光慢慢欣赏。

  在随后的档案整理中,我们又陆续看到不少毛笔行楷字体起草的文稿,甚至在诉讼案卷中还有不少长达20多页的阅卷笔录,同样也是用毛笔写的行楷字体。看到那一份份厚厚的阅卷笔录,我再一次为漂亮的行楷字折服。进院之初觉得自己还将就能看的钢笔字,与这些沉睡在档案柜里的行楷字相比,根本没法看了。欣赏之余,我不由得为曾经的暗自窃喜而汗颜。

  在后来近两个月的档案整理中,我接触了大量文档资料,其中有很多是用毛笔撰写的材料。既有请示报告和工作总结,也有阅卷笔录和法律文书,这真让我大开眼界。漂亮的字很容易吸引人的眼球,让人忍不住想多欣赏几遍。那些毛笔字不仅都有深厚的书法功底,而且也都有各自不同的书写风格。也许是出于一种好奇,我很想知道这些既相似又迥异的墨宝,到底是哪些高人留下的。听档案管理员介绍后,我才知道档案中那些飘逸洒脱、行云流水般的软笔字,有的是院领导亲自草拟的,有的则出自办案干警之手。

  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,当时检察院刚恢复重建不久,在陆续进院的人员中,既有选调的干部职工,也有安置的退役军人,其文化水平跟今天相比普遍不高,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人有大中专文凭外,更多的是高初中学历。但就在这些学历文凭并不高的前辈和同事中,竟然有不为人知的书法高手,而他们为练就写一手好字的本领,背后的努力和付出可想而知。

  看到差距,便有压力,我也悄然萌发了练字的念头。从此,我开始喜欢观察别人写字,但凡看到一些漂亮的字体,就情不自禁地多瞅几眼,有时还会用手指比划着模仿一下。尽管后来依旧用不了毛笔,钢笔字也没有多少长进,但不可否认的是,平时的习惯性模仿和练字,不仅养成了自己的书写习惯和风格,也为我后来当好一名合格的书记员打下一定基础。

  我固执地认为,如果你写的字很多别人都认不得,甚至会认错,那你在工作上就是失败的,不合格的。字如其人,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。

  我刚进院的时候,计算机、打印机这些办公设备还不普及,机关单位制发的文件材料,大都先手写拟稿、修改,再逐级送审、签发,最后才能送打印室打字、印刷,而钢笔和稿纸就是当时最基本的办公用品。为了让大家练好写字的基本功,更好地适应办公、办案工作需要,院领导会经常提醒大家多练习写字,说一个人的字写得怎么样,不仅仅是个人的脸面,同时也是单位的门面。也许领导的话给了大家一种无形的压力,我后来无意中发现,不少同事工作之余都开启了练字模式,而这一切似乎成了那个年代办公楼里一道别样的风景。

  时光如水,往事如风。悄然流淌的时间长河,注定要抹去许多岁月的痕迹。而那些沉睡在档案柜中的行楷书法,却成了我心中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。(吕晓)

  编辑:王位上